细胞分离是生物细胞学研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在医疗临床诊断方面具有广范的应用,例如治疗癌症需在辐射治疗前将骨髓抽出,且要将癌细胞从骨髓液中分离出来。传统的细胞分离技术主要采用离心法,利用密度梯度原理进行分离,时间长、效果差。随着磁性微球制备技术的发展,免疫磁性微球在分离细胞方面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经动物临床试验已获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择一种生物活性剂或者其他配体活性物质(如抗体、荧光物质、外源凝结素等),根据细胞表面糖链的差异,使其仅对特定细胞有亲和力,从而达到分离、分类以及对其种类、数量分布进行研究的目的。磁性微球用于细胞分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不与非特定细胞结合、具有灵敏的磁响应性、在细胞分离介质中不聚集。Jhunu等人用外源凝结素分别修饰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和白蛋白磁性微球,通过实验发现两者都有分离红细胞的能力,后者比前者的分离效率高得多,但是成本高。Wedemeyer
N等人则将高分子磁性微球结合不同的DNA,从而实现了经济快速分离各种不同细胞的目的。
利用磁流体或超顺磁性物质标记细胞已是体内细胞分离中日趋普遍的方法。目前采用的标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将磁性微球连接到细胞表面;通过液相内吞、受体介导内吞或噬菌作用使生物相容性磁性微球内在化。有效而特异性的磁性微球细胞标记策略就是用能经过受体中介吞噬而被靶细胞吸收的配基,如单克隆抗体,对磁性纳米微球进行改性。靶向配基如:转铁蛋白、乳转铁蛋白、白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等已被用于修饰细胞表面,且这些配基稳定性好,并无免疫原性。
目前发展迅速的细胞磁分离技术, 设备简单,费用低廉,仪器操作简便,不影响细胞活性,且可实现连续分离,可克服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法(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和免疫亲和柱分离法中仪器昂贵,设备复杂,处理量小,且收集的细胞活性低的缺点。
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Immunomagnetic cell separation methods)在细胞生物学中越来越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免疫磁性细胞分离依靠两种机制实现靶细胞分离。直接方法就是通过将亲和配基(即抗体)连接到磁性微球上,形成表面结合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磁性微球(Immunomagnetic microspheres, IMMS),此抗体能特异性地与靶细胞结合并使之具有磁响应性,当此结合物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可以使靶细胞与其它杂质分离。间接法就是先将自由亲和配基(抗体)加到细胞悬液中,孵化后没有结合配基的细胞被洗掉,而抗体-靶细胞复合物则通过标记有另一配基(即二抗)的免疫磁性微球捕获
。
|